恒温恒湿箱尺寸抉择有道,测试结果方能精准无误
在进行各类元器件、零件以及部件的环境试验时,恒温恒湿箱的尺寸选择成为了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如果尺寸选择不当,很可能会使整个测试过程功亏一篑,无法获得可靠的数据。
首先,从测试产品的体积占比来看,其体积(宽 × 深 × 高)不应超过试验箱有效工作空间的 20% 至 35%。这是因为若产品体积占比过大,会严重干扰试验箱内的环境状态。尤其是对于发热产品,其体积比例更应严格控制在不超过 10%。这是由于发热产品会改变周围的温度场,若占比过高,试验箱将难以维持稳定且均匀的温湿度环境,进而影响测试结果的精准度。
其次,测试产品外表面与试验箱内壁之间需保持至少 100 至 150 毫米的距离。这是为了保证箱内空气能够顺畅地循环流动。若产品与箱壁距离过近,会阻碍空气的正常流通,形成局部的温湿度异常区域,使得测试产品所接触的环境条件与预设的标准环境出现偏差,最终导致测试结果出现误差。
再者,测试产品的迎风面积不应超过试验箱工作室对应面积的 35% 至 50%。当产品的迎风面积过大时,会改变箱内空气的流动特性,可能导致风速过快或风向紊乱。根据环境试验标准规定,试验箱内试验样件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应超过 1.7 米 / 秒,一旦超出此范围,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热传导,使测试结果无效。
基于以上种种因素,恒温恒湿箱的工作尺寸应至少为测试产品外廓体积的 3 至 5 倍。这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后的合理要求。
一方面,测试产品放置后可能会阻塞空气流通通道,使得气流速度增加,加快与测试产品的热交换,这与标准环境条件再现的要求背道而驰。
另一方面,恒温恒湿箱在空载状态下的检测结果反映了环境参数的精度,而加入测试产品后,工作室内的环境参数均匀性必然会受到影响,产品占用的空间越大,这种影响就越显著。
此外,根据热传导原理,试验箱内壁附近气流的温度通常与箱内温度存在 2 至 3℃的温差,在极端温度下甚至可能达到 5℃。所以,距离箱内壁 100 至 150 毫米的空间应被视为不可利用空间,在选择恒温恒湿箱尺寸时,必须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,才能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